劏房人均面積僅40.7平方呎 比囚倉更細 團體促訂住屋標準

20201108
東網電視
更多新聞短片
劏房人均面積比3年前大幅下降。
香港土地寸金尺土,劏房、天台屋等應運而生,成為本港低下層的哀歌。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今日(8日)發表不適切居所住戶的住屋狀況調查報告,發現在這些居所的人均居住面積僅40.7平方呎,較3年前的大幅下降近10平方呎,而過半受訪者更被濫收水電費,亦沒有獨立廚房,存在安全隱憂。大聯盟促請政府落實租務管制、訂立住屋標準,並為改善居住環境制訂具體目標和時間表。
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過去兩個月,訪問了20多名劏房及天台屋等住戶,比對3年前的結果,發現部分住屋標準較3年前略有改善,惟不適切居所人均居所人均居住面積只有40.7平方呎,較3年前的50平方呎大幅下降,比公屋甚至是監獄囚倉更低。有受訪者表示,環境太狹窄,感覺侷促,除了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,更會與家人發生衝突,影響身體及精神健康。
大聯盟2017年曾與劏房戶選出10大住屋標準,今次調查發現,82.8%受訪者的居住空間不合乎公屋標準,是10大標準中最少人達標的一項。另外兩項最少人符合的條件,包括有獨立廚房和不被濫收水電費,分別只有27.1%和32.5%人達標。有受訪者表示,業主濫收水電費,令他們生活百上加斤,而欠缺煮食空間亦存在安全隱憂。
大聯盟促請政府,訂立針對本港的住屋標準作為最佳執行範例,改善整體香港住屋環境,並制訂改善整體社會住屋環境的具體目標及時間表,包括人均居住面積、室內空氣質素標準等。政府亦應落實租務管制,如禁止濫收水電費、維修權責等清晰列明於標準租約。